欢迎来到速影(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热线:400-176-8009鼠类的栖息场所因种类、地域和环境而异,根据场所不同可将鼠类分为家栖鼠类和野栖鼠类两类。家栖鼠类是我们需要对付的主要鼠类,我国的家栖鼠主要指小家鼠、黄胸鼠和褐家鼠。
小家鼠为鼠科中的小型鼠,体重12~30克不等,体长60-90mm,大小类似于一个较大的鸡蛋,尾长等于或短于体长,后足长小于17mm,耳短,前折达不到眼部。乳头5对,胸部3对,鼠蹊部2对。
黄胸鼠为鼠科中体型较大的鼠,体型与褐家鼠相似,但较褐家鼠瘦小,体躯细长,尾长等于或大于体长。体长130~150mm,体重75~200g。耳长而薄,向前拉能盖住眼部。后足细长,长于30mm。雌性乳头5对,胸部2对,腹部3对。
褐家鼠为家栖鼠中较大的一种,体粗壮,体长150~250毫米,体重约220-280克左右,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尾毛稀疏,尾上环状鳞片清晰可见。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后足长35~45mm。雌鼠乳头6对,胸部2对,腹部1对,鼠蹊部3对。
一、危害
与人类竞争食物:世界由于鼠害造成粮食损失最高可达到收获量的15%-20%,相当于25个贫穷国家国民收入总值,够1.5亿人全年的口粮。
传播疾病。鼠类可以直接把疾病传播给人类或通过体外寄生虫间传播给人畜。鼠可传播高达35种以上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班疹伤寒等。历史上被鼠类传播疾病夺走的生命据专家估计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
反映黑死病(鼠疫)的画作《死神的凯旋》
对工业和交通业造成危害。鼠类主要破坏供电和通讯,造成事故。我国曾有过工厂停电事故,一次即损失1500万元之多,造成数万至数十万元损失的事故更多。我国还曾有鼠害影响轮船和飞机正常航行的记载,在火车上则常有骚扰旅客事例。
二、生物特性
1、感觉器官特征
①嗅觉:鼠类的嗅觉非常发达,能用敏锐的嗅觉去寻找食物、求偶、并进行个体间的联系,包括识别熟悉的和陌生的个体。
②味觉:鼠类能辨出含有极少量杂质和霉菌污染的食物;容易拒食含有成分浓度不纯的毒饵,尤其是用母液进行自配的毒饵,很难保持成分浓度和饵料的稳定性。
③听觉:鼠类的听觉也很敏锐,能听到45千赫的超声波,鼠类本身也能发出超声波,幼鼠睁眼前就靠发出的超声波和回音回洞。
④视觉:鼠类对强光敏感,视力较差,色盲,适应夜视;在黑暗中能判断声音来源的方向;在黑暗中疾走主要靠嘴边的触须和全身的刚毛定位,并能准确地判断前进路上的障碍物。
2、反应特性
①惊疑性。鼠类对过去不良经历会在以后的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产生回避。如急性鼠药、自配成分浓度不纯的毒谷、粘鼠板、鼠笼和鼠夹导致的痛苦、受伤等症状。回避这种不良经历的物体及场所,可达数月之久,甚至遗传。
②谨慎性。对熟悉的环境中出现新的物体有回避、恐惧的行为,以黄胸鼠、褐家鼠特别明显。即它们对熟悉环境中出现的新物体,一般不会立即去触动,只有经过反复试探,有时甚至高达几十次试探,确认该物对其无伤害后,才开始小心谨慎地接触。如新的食物通常先是鼠类中的老弱病残试吃后,在安全的前提下,其他强壮的优势鼠才会吃。但小家鼠并无新物反应,故容易用捕鼠设备捕捉。
3、活动能力
①打洞:褐家鼠是善于打洞的动物,鼠洞长可达180-300cm,深50cm。
②攀登:三种家栖鼠都善于攀登,但黄胸鼠更善于攀登。
③跳跃:褐家鼠、黄胸鼠能垂直跳过60cm,小家鼠跳高30cm。
④游水:三种家栖鼠都善于游水,但褐家鼠水性最好,可潜入水中时间长达30秒,可通过抽水马桶潜入建筑物内。
⑤活动:小家鼠可以从6毫米孔隙钻过去,褐家鼠可钻过任何大于1.25公分的孔隙。爬过水平或垂直的电缆,在任何形式的管子上水平行走。昼伏夜出,黄昏和黎明前是觅食活动高峰。
⑥活动范围:褐家鼠、黄胸鼠一般30米,最远达100米,小家鼠一般只有5米。
4、繁殖习性
从每年的惊蛰开始,老鼠开始进入繁衍高峰期。
家栖鼠类生长发育很快,性成熟早,幼鼠出生2-3个月即可怀孕,妊娠期短,一般20天左右,分娩后可立即发情,全年大部分时间都繁殖。
家栖鼠一般一年可怀孕5-7次,平均每胎6-12只。
三、生活习性
1、取食习惯
褐家鼠对各种谷物、肉类、水果、蔬菜、垃圾等几乎无所不食,但更倾向于含水量丰富的食物。每日需水15-30ml,缺水不能生存。
黄胸鼠也属杂食性,但更倾向于植物性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玉米,稻谷等含水分较多的食物。
小家鼠体型小,代谢率高,因此它必须不停寻找食物,除夜间外,白天也活动,一般一小时左右活动一次,但每次食量很小,仅0.1克左右,并不断更换觅食场所。
2、栖息地
小家鼠喜栖息于干燥、离食源近的场所,由于体小,常在仓库货物堆、破箱、抽屉中筑巢。
黄胸鼠喜栖息于高层隐蔽场所,如屋顶、天花板、树枝上以及杂物堆。
褐家鼠多栖息于温暖潮湿的地方,如建筑物周围、垃圾场周围、水沟、河岸等处打洞,及在下水道中栖息。
3、迁移和移居
栖息地是鼠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一旦原栖息地受到干扰、破坏,或随着种群数量增多,密度增高,鼠类就会被迫移居到其它地。
在温带会有季节迁移,春季从室内迁移到野外,秋季又从野外迁回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