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影(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热线:400-176-8009臭虫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臭虫科(Cimicidae)昆虫,约75种,吸食人和温血动物的血液,呈世界性分布。常见嗜吸人血的臭虫有2种,即臭虫属的温带臭虫(Cimexlectularius)和热带臭虫(Cimexhemipterus),本市常见的为前者。臭虫后足基部前方有l对臭腺,当受惊动时便会放出臭液,使臭虫爬过的地方都留下难闻的臭气。
一、危害
臭虫的危害主要是吸血骚扰,主要在夜间活动,进食时间约5分钟,受到惊扰时,臭虫会迅速返回其藏匿处。吸血贪婪,吸血时会向宿主注射含有抗凝血剂和麻醉剂的唾液。若虫的吸血量可超过其体重的1~2倍。
人被叮咬后,严重时可导致皮肤红肿发炎、痒痛难忍,有些甚至发生丘疹样麻疹。曾在臭虫体内分离出乙肝病毒等病原体,但尚无确凿证据证明臭虫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转播媒介。
被叮咬后,应尽量减少抓挠,防止伤口被抓破进而导致感染,若被叮咬严重,可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
二、生命周期
①成虫
体扁,椭圆形,红棕色,体长4-5mm,宽约3mm,厚约0.5mm。雌虫稍大于雄虫。 [1]
②卵
臭虫卵椭圆型,长约1mm,带卵帽,卵白色,卵壳有明显的网状花纹。常粘负于缝隙和粗糙表面上。 [1]
③若虫
刚孵化和新蜕皮的若虫为淡褐色,以后变深,若虫形似成虫,习性相近,唯虫体小,性未成熟和颜色较浅,能吸血,经5次蜕皮羽化为成虫。 [1]
温带臭虫、热带臭虫两种臭虫形态相近,其主要区别点在于前胸部形态:温带臭虫的前胸凹入较深,两侧角较宽;热带臭虫的前胸凹入较浅,两侧角较窄。
④成虫
成虫体长4-5mm,体宽1.5-3mm,扁平带椭圆型,体色一般为棕色或棕红色,六腿,无翅,若虫刚孵化时颜色较淡,呈半透明色。通体遍布细毛。臭虫吸血后,身体呈红色。
三、生活习性
①产卵
雌虫每日产卵2-8枚,一生产卵6-50次,产卵总数可达200-300枚,多可达500枚以上。卵产出后粘附于产卵处的物面上。
②耐饿
大家知道,虱子寄生于人体上,它不离开人体,随时吸血。而臭虫只有吸血时才接近人体,吃饱就离开。如果臭虫没有机会遇到人,它只好挨饿,在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环境里,通常成虫能耐饿6-7个月,甚至可达1年以上;若虫也能耐饿2个多月。
③活动规律
臭虫怕光,多在夜间活动,但白天也能吸血。臭虫活动很敏捷而机警,在吸血时,如人体稍有移动,即停止吸血,爬走而隐藏,臭虫每分钟能爬行1-1.25m。臭虫喜群居,并可随衣物、行李而到处散布。
④栖息场所
臭虫主要栖息在室内的床架、帐顶四角、墙壁、天花板、被褥、草垫、床席等缝隙和糊墙纸的后面。臭虫栖息处常有许多棕褐色的粪迹。
⑤季节消长
臭虫于夏季极其活跃,繁殖旺盛,其繁殖适温度一般为28-33℃,相对湿度为55%-60%。温带臭虫一般是从5月份开始活动,8月份多,10月以后较少出现,冬季则停止活动和产卵。
⑥分布范围编辑
温带臭虫适应性较强,分布于全世界,而热带臭虫要求较高的温度,除热带地区外,繁殖不兴旺。我国温带臭虫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热带臭虫分布仅限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长江以南城市。
四、扩散方式
臭虫的扩散方式有两种: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主动扩散是臭虫通过爬行扩散到新的地点。其采用的通道之一是楼道。在高层公寓楼内进行的标记释放试验表明,臭虫可从一个公寓爬行到相邻(左侧、右侧、楼道对面及楼下)的公寓,14-15d后探测到的扩散率为0.0%-5.0%,臭虫在一个公寓内的不同房间之间也有频繁的活动。5龄若虫和成虫是热带臭虫的主要扩散者,饥饿的较不饥饿的活动更频繁;如果只观察到成虫和老熟若虫,说明该区域为新发生区,应尽早防治,防止其扩散。被动扩散是臭虫随被侵染的物品等扩散到新地点。例如务工人员因产业转移将臭虫随行李物品从广东省东莞市带到福建省宁德市。对美国190户遭受臭虫危害且相信知道臭虫来源的居民访问发现,57%的是从邻居传入,37%的是从旧家具、居民间访问或公共场所传入,说明两种扩散方式都常见。臭虫主动扩散的距离很短,仅为几米到几十米,长距离传播要靠被动扩散。臭虫在全球不同地区重新出现的原因之一被认为是臭虫种群随人类迁移长距离扩散到其他地区,从而导致其重现。